wwww」的全部文章

窮人的 Photoshop — 沒錢也能當文化人

無論你是經濟拮据的學生、尚未成功的自稱藝術家、沒領民進黨補助的文化人,或是偶爾才需要使用照片編輯軟體的普通電腦用戶,Photoshop 的價格都過於昂貴。更不用說,Photoshop 及許多同類型的軟體都正在從買斷制轉為訂閱制,而這對於那些偶爾才會用到這類軟體的人來說,使得 Photoshop 不僅變得不划算,也更加遙不可及。

因此,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 《Photopea》 這款免費的線上 Photoshop 替代方案。Photopea 的操作方式與 Photoshop 相似,且大部分程式碼由開發者自行撰寫,並且設計上避免了版權問題。最棒的是,它可以無縫開啟和編輯 PSD 檔案,讓你輕鬆處理 Photoshop 專案。

使用 Photopea 的另一大優勢是,它完全基於瀏覽器運行,無需下載或安裝。對於經常需要使用不同電腦的人來說(例如使用公共電腦、網咖、客戶的電腦等),這是極大的便利。即使你沒有管理員權限,也能隨時隨地使用 Photopea 進行圖片編輯!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功能強大且免費的 Photoshop 替代品,不妨試試 Photopea 吧!

網  址:Photopea
價  格:免費

休了Chrome老婆,改娶Brave妻妹

事出必有因
有一天,我打開 Chrome,突然跳出一個大通知,上面寫著:「某某某,什麼什麼的,您的 Ublock Origin 擴充功能將不再運作。」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 Chrome 最近的更新和規則改變,讓廣告攔截工具開始變得無效。這讓我回想起曾經聽過的 Manifest V3 規範,但當時並沒有太在意,只是隨便跳過了。

當我已經忘記有這回事的時候,更新忽然地到來,這樣突如其來的改動真的讓我有點震驚,尤其是這個年代,阻擋廣告可以說是人人必備的上網工具之一。原本上網的體驗一切都好好的,但這一刻讓我想,「真的有必要搞這麼多限制,去修復原本就不存在的問題嗎?」

決定放棄 Chrome
我不是技術宅,不會去研究那些複雜的程式語言。但我知道的一件事是,Google 靠廣告賺錢,這次的更新剛好讓阻擋廣告的工具變得不那麼有用,讓人很難不多想。感覺就像你花錢吃了一碗麵,結果老闆跟你說湯只能喝一半,因為他想多賣點飲料給你。

其實在得知 Google 這樣處理廣告攔截工具後,我沒有等到感受到這些改動帶來的影響,立刻就決定換瀏覽器。這並不是因為這些更新立即影響到我的瀏覽體驗,而是因為原則性的不滿。為什麼我想使用廣告攔截工具,你卻告訴我不行?這種感覺讓我很不舒服,也讓我決定立刻做出改變。

YouTube 的 Adblocker 戰爭
提到這裡,我不禁想起 YouTube 跟廣告攔截工具之間的長期戰爭。Google 也從 YouTube 賺取相當多的廣告收入,這也讓我們不禁懷疑,Chrome 更新讓廣告阻擋變得更麻煩,是否也和 YouTube 改變策略有關。YouTube 明確加強了反對廣告攔截的措施,試圖讓用戶無法輕鬆跳過廣告,這也讓廣告收入得以增加。畢竟 Google 也從 YouTube 賺取大量廣告收入,而這個時機點實在讓人不禁懷疑兩者之間是否有些默契。這兩者發生的時間看起來真是太巧了。

決定嘗試 Brave 瀏覽器
其實很久以前,我曾經聽過很多關於 Brave 瀏覽器的好評,只是那時候沒有太在意,直到最近我決定親自試試看。可能是當時看到太多不滿 Google 廣告政策的人在討論這個選擇,無論在哪裡都聽到有關 Brave 的介紹。最終,我下定決心,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試著使用 Brave。

第一次用 Brave,我就注意到,這個瀏覽器與 Chrome 在使用上非常相似,沒有額外的學習成本。事實上,經過簡單搜尋,我發現 Brave 是基於 Chromium 引擎開發的,可以說是 Chrome 的孿生姊妹。而且 Brave 天生就內建了廣告攔截功能,這讓我覺得在不需要額外安裝任何擴充功能的情況下,已經能享受更乾淨的網路體驗。

結語:不是業配,真的只是好用
其實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使用心得,沒有業配啦(要是有就好了)。現在網路上資訊這麼多,廣告這麼亂,能有一個乾淨又快速的上網環境,真的很重要。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覺得 Chrome 用起來越來越煩,不妨給 Brave 一個機會。說不定,你也會像我一樣,用了之後就回不去了。

網  址:Brave
系  統:Windows、macOS、Linux、Android、iOS
價  格:免費

什麼都不能短,但網址可以

網上有不少縮短網址的服務,選擇多到讓人眼花撩亂。但像 rrrr.tw 這樣簡單、好記的網址,真的是少之又少。雖然這個短網址在字數上可能不如那些老牌的縮網址平台那麼短,但它的優點很明顯——超級好記!

為什麼要用短網址?
有時候,長網址真的是挺煩的,尤其是在聊天時,長長的網址會佔據太多空間,讓整個對話看起來雜亂無章。用短網址不僅能把連結變得更短,還能讓畫面看起來更整潔,特別是在社交媒體或即時訊息中,簡短的網址能讓對話顯得更加專業。

而且,當我們因某些原因而需要手動輸入網址時,長網址不僅打起來費時、容易打錯、還可能造成混淆。短網址則簡單得多,尤其在手機上,打起來更方便,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能減少錯誤。

rrrr.tw 用法超簡單
使用 rrrr.tw,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只需這幾個簡單步驟:

  • 打開 https://rrrr.tw/
  • 把你那個冗長的網址複製進去。
  • 點擊 “縮短” 後,幾秒鐘就搞定。
    你會發現,原本 18 公分的長網址,瞬間縮短成 3 公分!😂
  • 只要複製這個簡短的網址,隨時發送給朋友或貼到社交媒體上,省時又省力。

說白了,就是這麼簡單,操作過程完全不會卡住人,讓你輕鬆擺脫那種長到讓人頭疼的網址。

結語
總的來說,rrr.tw 是一個非常簡單好用的工具,不僅能幫助你縮短那些冗長的連結,還能讓你的分享更加乾淨、專業。無論你是在聊天、發郵件,還是推廣活動,使用短網址都能讓過程更加順利。

所以,下次如果遇到一個長長的連結,記得來 rrrr.tw 生成一個簡短的網址吧!真的超級方便、又好記。

網  址:RRRR.TW
價  格:免費

InputLeap 多電腦鍵盤滑鼠共享工具,無縫切換超便利!

當你同時運行多台電腦並搭配多個螢幕時,會遇到一個麻煩──那就是桌面上得放兩套鍵盤和滑鼠。來回切換時,有時候甚至會不小心控制錯誤的電腦,明明想控制第二台電腦,卻不小心操作到第一台電腦的滑鼠。

傳統的解決方法是使用硬體式的KVM(Keyboard, Video, Mouse,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硬體按一個按鈕,就能切換使用一組鍵盤、滑鼠及螢幕控制不同的電腦)。不過,這種方法需要購買專門的硬體,如果需要連接更多台電腦,還會受到KVM設備支援數量的限制。

其實,有一種方法可以透過區域網路達成多台電腦間共享鍵盤和滑鼠的效果,而且這個方法不僅免費,還能隨著需求,輕鬆增加更多台電腦。這個軟體就是今天要介紹的 《InputLeap》

《InputLeap》 安裝在主要控制鍵盤與滑鼠的電腦上,當作伺服器使用;而其他電腦則安裝並設為客戶端。當你將滑鼠移到螢幕邊緣時,滑鼠會像魔術般出現在另一台電腦的螢幕上。此時,鍵盤也能在滑鼠所在的螢幕上使用,免去在桌面上放置多個鍵盤的困擾。

在伺服器端的設定中,你還可以設定每台電腦螢幕的相對位置。舉例來說,若將電腦A的螢幕設定在電腦B的左邊,當你將滑鼠移到電腦A的螢幕右邊時,滑鼠會直接從電腦B的螢幕左邊出現,給人一種滑鼠穿越螢幕邊緣,瞬間轉移到另一台電腦的錯覺。

其中一個非常好用的應用方式,就是在一些大尺寸電腦螢幕上,例如前陣子飛利浦熱賣的43吋電腦螢幕。這種螢幕本身可以將畫面分割成四個區域,分別顯示四台電腦的畫面。如果所有的電腦都安裝了 《InputLeap》,並根據實際上下左右的方位設置好,那麼你就能用一個滑鼠無縫地在每台電腦之間切換。

另一個常見的應用是使用超寬螢幕,例如三星或AOC的34吋21:9顯示器,這種螢幕可以將畫面分割成兩個區域,左右兩邊分別顯示兩台電腦的畫面。在這樣的配置下,依然可以使用 《InputLeap》 來無縫地在兩台電腦之間共享滑鼠和鍵盤。

事實上,這種技術其實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出現過了。當時有一款功能相似的軟體叫做 Synergy。Synergy 最初是開源的,但後來該軟體的開發公司將其轉為閉源。於是,一些開發者(或至少是貢獻者)轉向了 Barrier,這是 Synergy 的一個完全開源的分支版本。

雖然 Barrier 一度表現相當穩定,但它自發佈以來已經很久沒有更新,因此誕生了 《InputLeap》,這是一個以 Barrier 為基礎進行更新和維護的分支。現在,《InputLeap》 成為了最活躍的版本,並持續進行改進和支援。

總結來說,若你正在尋找 Synergy 的替代方案,並且希望使用一個不僅免費且持續更新的選擇,《InputLeap》 會是目前最佳的選擇。

網  址:InputLeap
系  統:Windows、Linux、macOS、FreeBSD、OpenBSD
價  格:免費

AudioRelay 區網傳音,告別 3.5mm 音源線!

當你同時使用兩台電腦時,如果想讓喇叭(或耳機)播放另一台電腦的聲音,以往的做法通常是使用 3.5mm 音源線,將另一台電腦的【音源輸出】連接到喇叭所在電腦的【音源輸入】。然而,這種方式不僅麻煩,還常常會遇到接觸不良、雜音,甚至更糟的情況——出現電流音。此外,許多主機板內建的音效卡根本沒有音源輸入,只能透過麥克風孔「變通」接入音源,導致音質下降、聲音細節不足。

其實,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已經不需要再依賴 3.5mm 音源線這種類比傳輸方式。我們可以以數位方式傳輸音訊,不僅更加便利,音質不會因類比傳輸而劣化,延遲也極低,播放影片時完全感受不到音畫不同步的問題。眾多具備類似功能的軟體中,我個人推薦 《AudioRelay》 這款免費軟體。它不僅免費、安裝簡單,還支援多種作業系統,包括 Windows、Linux、macOS 和 Android,適用範圍相當廣泛。

設定方式也非常直覺。只需在兩台電腦上安裝 《AudioRelay》,將喇叭(或耳機)所在的電腦設定為客戶端,而要分享音訊的電腦則設為伺服器,然後在客戶端輸入伺服器的區域網路 IP,即可輕鬆完成連接!

小提示:你可以在《AudioRelay》的「設定」選單中將預設語言從英文切換為中文。

網  址:AudioRelay
系  統:Windows、Linux、macOS、Android
價  格:免費

切換螢幕方向:iRotate 快捷鍵輕鬆解決

螢幕大多為橫向設計,但對於需要直向顯示的人,例如看漫畫或讀電子書,橫向螢幕搭配直立的內容常常使頁面顯得過小,內容僅佔據螢幕的上下區域,兩側的空間(這些本可以充分利用的區域)卻被浪費。由於螢幕過於明亮,無法將眼睛凑得太近,即使能忍受亮度,長時間觀看也會造成眼睛疲勞,觀看體驗並不舒適。

一些螢幕的支架可旋轉,使螢幕能轉為直立式。即使原廠支架不支援,市面上也有許多可調整角度的VESA支架可供選擇。然而,即使有硬體旋轉功能,當需要在Windows中調整螢幕方向時,仍然有些困難。若先旋轉螢幕再進行設定,過程中總得將頭轉90度,試著摸索滑鼠的上下左右方向,這樣設置螢幕的過程既麻煩又耗時。

這時,《iRotate》這款軟體便能輕鬆解決這個問題。只需先旋轉螢幕,再透過 CTRL + ALT + 【↑、↓、←、→】 的快捷鍵,便可輕鬆在Windows中切換畫面的直向與橫向設定。

網  址:EnTech Taiwan | Utilities | iRotate
系  統:Windows
價  格:免費

台灣人必備:地牛Wake Up! 即時地震預警,爭取黃金避難時間

台灣位於太平洋火環上,地震頻繁。1999年9月21日的921大地震,更進一步喚醒了台灣人對地震風險的意識。

雖然地震無法事先準確預測,但當地震發生時,若不在震央附近,震波傳遞至所在地區通常需要數秒鐘,而這段時間正是尋找掩蔽物的黃金時機。

《地牛Wake Up!》 是一款能在地震發生瞬間立即彈出警報視窗的軟體,並倒數計時震波抵達所在縣市或鄉鎮的預估時間。如果平時有進行地震演練,當警報響起時,就能迅速躲避到家中較堅固的安全位置,爭取寶貴的反應時間。

當然,平時定期確認家中哪個區域最為堅固,並預先指定警報響起時的避難位置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即使警報響起,若沒有事先規劃,仍可能會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四處亂竄,無法迅速做出正確應對。

此外,建議在指定的避難位置備妥幾瓶飲用水,以防萬一受困時能夠維持基本生理需求。適當的準備不僅能提升生存機率,也能讓自己在緊急情況下保持更冷靜和安全。

網  址:地牛Wake Up! 台灣地震速報
系  統:Windows、macOS、Linux
價  格:免費